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原则如下:
一、视觉提示
孤独症儿童在视觉加工和视觉通道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,利用视觉提示系统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参与课堂活动、适应学校环境。借助物品、图片、符号、卡片等视觉提示形式,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周围的环境与事物,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对事物的了解。视觉提示的方式相较于言语表达更为生动、直观和具体,给孩子更多考虑时间的同时,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线索,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。
二、控制干扰
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成果,为避免外界过多的干扰因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,增强教学的成效,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前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干扰刺激的影响,以促进教师教学与孩子学习效能的提升。例如,将与本节教学课程无关的物品清理出教室,灯光、通风、桌椅的摆放等以舒适为宜,严格控制干扰因素带来的教学负面影响。
三、循序渐进
教师必须遵循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,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,注意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,将一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子目标,然后按照顺序指导孩子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,避免因教学顺序的错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行为。循序渐进的教学不仅考虑到孩子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已有的“内部结构”,还照顾到孩子的现实需要、能力水平,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发展。
四、随机教学
随机教学不是随机的、偶然的教学,而是一种可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原则,它以孤独症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,让其在学习上能很快进入状态,扩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。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,通过提问开展教育教学,如当孩子拿起玩具时,就教他如何玩,在玩耍的过程中帮助他掌握语言技能。
五、激发兴趣
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,兴趣同样是最好的教师,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开展的同时,也能够帮助孩子获得一定的行为、语言、社交等方面的技能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,发现孩子感兴趣的物品,然后围绕该物品设计教学活动,布置教学场所,开展相关主题活动,将孩子的兴趣动机利用到最大化。